【保通保险代理】 随着居民行业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保险业规模正持续扩张。据了解,到2020年时我国保险保费规模已经增至4.5万亿元;而在2016年时,这一数字还是3.1万亿元。
一年流失上百万人
但是,在看似火热的保险行业背后,却正遭遇着人员流失的难题,越来越多人开始从保险行业撤离。
据监管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6月全国保险公司拥有登记的代理制销售人员为770万人,与2019年973万人相比流失近200余万人。这是从2012年来,保险代理人总量第一次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其实,保险行业存在“高辞职率”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据了解,我国保险代理从事人员有着超5000万的累计数量;然而,真正还在职的保险代理人数量并不多,在2020年时这一数字为842万人。
也就是说,保险行业有着80%左右的超高淘汰率,这一比例已经是相当恐怖。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保险代理人待不住呢?难道是因为不赚钱?
不赚钱成直接原因
不赚钱的确是造成以上现象的直接原因。据了解,保险代理人的平均工资并不算高,而且收入很不稳定。
通常来说,保险代理人并没有底薪,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保险所赚的佣金。因此,若是保险卖不出去,代理人便一分钱也赚不到。
保险代理人1个月、3个月,甚至是半年都颗粒无收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代理人也对行业产生了怀疑。
如今在疫情之下,很多保险代理人都没有开张,这更是加速了这一行业的人员流失,造成了一年流失上百万人的现象。
更深层次原因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保险代理人赚不到钱呢?这就必须要进一步剖析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保险代理人行业中,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人海战术”,保险公司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来推动保险业务业绩的增长。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保险市场已经是一片“哀嚎”,如今传统的代理人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保险营销体质变革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国内掀起了一股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热潮。
相比传统保险公司,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科学管理模式+互联网科技,为众多一线保险代理人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坚实后盾。而保通保险代理作为保险行业体制改革小步快跑的创新者、尝试者,始终坚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以扁平化管理高效赋能代理人展业。
保通保险代理推行的扁平化代理人团队,可以将销售利益最大限度交给代理人。另外公司为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提高代理人竞争优势,如今还加码了保险产品设计,依靠集团科技力量打造强大的组织中台,通过大数据精细分析,帮助保险代理人获取有效的销售线索,为代理人提供更多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成交率;同时运用区块链等技术,为保险代理人提供智能核保、保单分析等工具,助力保险代理人促进交易的达成。
代理人在要求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时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极为关键。而在保险代理人行业中,将近八成的保单其实在20%的行业精英手中。保通保险代理“星空计划”的推出可以对代理人进行扁平化管理以及组织结构优化,实施高效的分工型团队作业。让代理人逐渐拥有摆脱传统“金字塔”团队的能力,成功实现单兵作战,或者小组作战。
或许保通保险扁平化管理模式并非是保险改革唯一的途径,但就眼下来看,这样的营销体制对大多数保险代理人来说还是切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