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36氪发布了“WISE2021年度硬核企业榜”,作为互联网保险的头部企业,i云保荣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WISE2021新经济之王”。长久以来i云保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保险,在会议现场i云保CFO田塍发表了关于保险行业发展历程以及i云保科技赋能代理人的主题演讲,并与在座嘉宾分享了i云保创新扁平化管理的经验。以下为田塍的演讲内容:
保险行业蓬勃发展的几十年
过去几十年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大概可以分成四个比较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一个比较中断期,当时只有中国人保这一家保险公司。
第二阶段,随着1992年友邦保险把代理人销售模式代入中国市场后,许多市场化保险公司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从2000-2012年,除代理人渠道之外,一些专业的保险第三方销售机构开始大量涌现,这里极具代表性的是银行,因为银保渠道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销售保险场景,特别是在基金型、理财型的产品方面。
第四阶段,大批创业型公司的出现,一些是在互联网大厂旗下的,也有一些是自己发展出来的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它们多多少少都在为着保险供应链的某一个环节而进行一个赋能。
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连接桥梁——保险代理人
保险行业发展历程粗看之下是呈欣欣向荣之势,但仔细分析供需端,现下仍存在不小问题。尤其是日趋严重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大公司、腰部公司以及腿部公司的产品已无太大区别。在这样的前提下导致了产品竞争变成了价格或销售费用竞争,谁的价格卖的便宜,就能把产品卖的出去,谁的费用给的高,就能够占领渠道的话语权。这样的供给侧问题是无法满足当今客户需求的。
另外保险商品也有它的独特性,它是一个低频率产品,是一个博概率事件。这样的话,势必会导致有很多的人在购买了保险产品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是不会享受到保险给他带来的感知和服务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代理人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帮助客户从自身角度出发,在市场上寻找到适合他们的产品。同时从购买到后期理赔,代理人将陪伴客户走过每一步,这就是代理人存在的重要意义。
代理人行业成为保险失速发展的核心问题
面对当下庞大的代理人市场,田塍也谈到了隐忧。他讲到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失速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代理人问题。2021年很多保险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都在披露自己代理人的队伍有一定的下滑,导致整体的业务承压。而造成代理人行业发展瓶颈的四大核心问题:
一、脱落率太高,今天一个人进来,明天这个人就出去了,所以导致任何一家保险机构都需要不断的在增员上进行投入,这个成本非常的昂贵。
二、整体代理人队伍的素质,相对比较低,它也带来了很多管理的问题。
三、在绝大多数市场,代理人平均收入水平低过当地社会平工资。用这样一个队伍我去讲说要专业化、精英化的去服务个性的金融需求,是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的。
四、最关键问题——代理人组织架构,今天绝大多数的代理人都是一个金字塔这样的架构来组成的,在这样一个金字塔的模式确实推动了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到了今天,金字塔也有它很好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人拉人的方式来获得增员。但是它很难完全把这个代理人的能力有质的提升的,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导致今天很多的代理人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更多用的是自己的圈层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所以一旦他自己圈层里面的这些客户消耗完了之后,这个代理人很多就会慢慢被这个行业淘汰。
科技赋能行业稳定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险行业急需一支专业化代理人队伍。他们能够去销售一些复杂而有价值的产品来提高收入,能够把新型的互联技术运用到日常展业中。而这样的专业代理人队伍势必是一个扁平的架构,而不会是一个累层级金字塔的存在。i云保正是这么一家专门服务于保险代理人的金融科技公司,核心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手段打破过去金字塔层级。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代理人渠道销售成本,同时也能更好的将前端客户需求传达到上游产品供应方,从而最大的去放大客户价值。而在科技赋能的道路上,i云保做了三件事情
一、通过技术数据精准定位到平台上服务的每一个代理人,和他们所潜在服务的投保人、客户,这样大大降低了代理人在获客上的投入,能够让代理人在行业里面可以更好、更长期有效的经营下去。
二、打造专业的展业工具,一方面可以帮助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线上化、专业化,起到降本和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很多代理人展业过程中的行为数据,从而反哺我们前面做匹配这样一个能力。
三、通过“云图智能中台”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客户需求,实现客户需求与产品的高效匹配。如今i云保跟市场上所有主流保险公司都有合作,平台上也有非常多的优秀保险产品。
最后田塍讲到,保险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保险代理人的支持,虽然当下保险代理人行业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颇多,但i云保希望能与所有保险从业者一起努力,让每一个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享受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