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2021年保险业理赔金额1.6万亿!已连续6年超万亿!各家保险公司的获赔率基本在97%以上,由此可见保险理赔其实并不难!今天保通保险代理特别整理了保险拒赔的5大原因,借案例为你详细解读,请一定要注意规避~
1买错了产品举例
张先生买了一份养老年金保险,退休后可每个月领养老金,某一天张先生因肺炎住院了,出院后申请理赔遭拒赔。
保通解析
年金险的作用是弥补社保养老金的不足,让你退休后月月领一笔钱,活多久,领多久,它不能报销疾病住院医药费,所以这次理赔不会赔。
生老病死残,对应不同的保险责任。大家在投保时一定要向代理人了解所购买的保险具体保障哪些内容,收到保险合同后通读一遍保险条款,对产品保障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以下是几种主要险种的保障责任:
1、商业医疗险:报销治疗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不能报的,它可以报,包括自费药、靶向药等,有力补充社保。
2、重疾险:确诊合同约定重度、中度、轻度疾病后,满足条件一次性获赔一笔钱,几万到几百万不等,这笔钱自由安排,可以弥补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也可用作出院后的治疗费用。
3、意外险:意外风险无处不在,比如割伤、摔倒、车祸等,意外险就针对意外造成的保险事故进行保障,意外医疗报销门诊、住院费,意外伤残按照伤残等级赔一笔钱,身故一般直接赔保额!
4、寿险:一般承担被保险人身故责任,即为:被保人身故,受益人可以领取一笔钱,代替被保人承担家庭责任,有效缓解因主要家庭劳动力死亡所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
2投保时未尽到如实告知义务举例
张先生为自己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几个月后就确诊肺癌,申请理赔遭拒赔,拒赔原因是:投保时未如实告知。
原来,投保前张先生就已查出肺结节6MM,健康告知有问询到“投保前是否患有结节”,张先生选择了【否】,这类情况就属于“未如实告知”。
保通解析
绝大多数的理赔案件拒付都就是因“未如实告知”导致的。投保时,被保人秉承最大诚信原则对“健康告知”问询的事项如实告知,这样理赔时才会顺利。
如果有人跟你说“问到可以不告知”、“重疾超两年就能赔付”,请务必不要报侥幸心理,一定要在投保时进行智能或者人工核保,这样才能消除理赔被拒赔的隐患。
我国《保险法》有明确规定: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3属于免责范围
举例
张先生给自己投保了一份意外险,一日醉酒后驾车回家,不幸和大货车相撞引发了交通事故,张先生住院治疗花费12万,申请意外险理赔却遭拒,理由是:属于免责事项。
保通解析
免责条款是保险合同中明文规定的,哪些情况下即使发生了事故,保险公司也不会赔。免责条款以及特别约定,大家拿到保险合同时一定要逐条阅读。
以意外险为例,自杀自残不赔,猝死不赔,疾病治疗不赔,从事高风险运动导致的意外不赔,酒醉驾车、无证驾驶引起的车祸不赔.......从中可以看出,触犯法律的不能赔、不属于意外特性的不赔、极高风险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不赔,还是符合大家的心里预期的。
4没有达到理赔标准
举例
张先生为儿子投保了一份百万医疗险,可报销住院医药费,免赔额1万,保额400万。后张先生儿子因感冒住院,社保报销后,个人自付1500多元。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一分也没赔。
保通解析
免赔额相当于医保的起付线,社保报销后,个人累计自付1万免赔额,这份百万医疗险才会开始报销,本次住院未达到理赔标准,故得不到赔付。如果张先生为女儿投保的医疗险没有免赔额,本次住院便有机会得到报销。
医疗险有免赔额、报销范围、就医医院等限制;重疾险保障的每种重大疾病,都有明确定义和理赔标准.......投保时建议向您的代理人确认,您关注的风险是否在保障范围内,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理赔,这样保险买得更放心!
5等待期内出险举例
张先生为自己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等待期90天,指定受益人为女儿。按约定,60岁前若张先生不幸身故,张先生女儿可获赔100万。
刚投保25天,张先生不幸因疾病身亡,由于产品还在等待期内,故而无法理赔。
保通解析
等待期也叫观察期,等待期内出险,保险是不赔的,这是为了防止故意带病投保的逆选择行为,比如已经查出癌症买重疾险、已经命不久矣买寿险等。
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都有等待期,长短不一样,请仔细确认。如你投保的是健康险产品,在等待期内尽量不要去体检,以免查出问题,影响到后续的理赔。
以上就是保通保险代理整理出来的五大保险拒赔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