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1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共有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从谈判情况看,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71%。无论是降价幅度还是谈判成功率,今年都是近几年最高。
经评审,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目录,11种被调出的药品是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药品,另外有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从谈判结果看,最终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
在调整中,国家医保局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竞争、以量换价等措施,部分目录内药品再次降价,为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腾出基金空间,成功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
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据悉,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范围包括近5年新上市或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以及新冠肺炎治疗用药。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群众用药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进一步提高。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患者受益面广泛。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医保局表示,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竞争、调出药品或目录内药品再降价,腾出来的基金空间用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实现同治疗领域内药品的替代升级。同时将一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极大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
中航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沈文文表示,医保目录谈判会维持满足我国人民基本医疗需求为主的逻辑。伴随景气板块增长边际放缓和基数效应常态化,在市场整体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医药市场将会加速分化,一方面,国产替代提速;另一方面,龙头效应将会加剧。
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孙建分析,随着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周期由4年一次逐步稳定为1年一次,创新新药占比大幅提升,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时间也大幅缩短,2020年最短周期仅为5个月。此外,2017年-2020年,绝大多数创新药都可以在当年成功准入,大大提升了企业对创新药开发的动力。伴随着整个创新药市场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药研发需求的提升也将促使国内研发与生产外包服务公司需求的增加。(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