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差强人意”
2020-08-11 13:20:57  来源: 北京商报  
1
听新闻

2019年7月获批,并自同年8月相继成立的首批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如今已运作近一年。作为应资管新规要求,采取了不同于传统货基估值方式的新产品,浮动净值型货基自成立之初就备受关注。然而,产品运作即将“满岁”之际,在发行时就“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再度延续,截至今年上半年末,6只产品整体规模腰斩,部分更缩水超八成。在分析人士看来,资管新规的推动,有望使得浮动净值型货基成为更多低风险投资者的选择,但未来该类产品的发展也仍需监管层、基金公司等多方的支持和努力。

多只产品规模缩水超八成

去年8月14日,首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产品成立,但在“周岁生日”之际,这类资管新规下的创新型货币产品却并未迎来大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规模(份额合并计算)仅约为31.69亿元,较成立时减少近58%。

货币基金可以分为固定净值和浮动净值两种类型,前者为传统货币基金,后者则为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采用市值法估值,要求货币基金份额的定价、申购、赎回均以基金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净值会产生浮动。

而在发行之初,6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就曾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彼时,6只基金均设置了20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但截至成立,除中银瑞福浮动净值型货基达到56.07亿元外,其余5只产品均不足10亿元。

对比最新规模情况看,首募规模最大的中银瑞福浮动净值型货基已缩水超八成,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规模仅为10.92亿元。同期,鹏华浮动净值型货币和华安现金润利浮动净值型货币的规模也已低于1亿元,分别达0.51亿元和0.82亿元,也较成立时下降超八成。相较之下,嘉实融享货币则逆势提升,规模由2.1亿元增至16.37亿元。

就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规模变更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部分上述基金公司,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个人投资者“缺位”所致

虽然整体规模表现不佳,但在业绩表现方面,浮动净值型基金年内收益率仍略高于传统货币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8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的年内平均收益率约为1.22%,跑赢同期传统货币基金的1.16%共0.06个百分点。若拉长区间至成立以来,4只产品的收益率更超过2%,最高达到2.46%。

一位相关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浮动净值型货基对接的投资者类型仍仅有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无法进行布局。在这一情况下,该类产品也只能依靠与更多机构客户进行对接合作才能推动规模提升,但在机构投资者的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中,货币基金仅为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个人投资者的“缺位”也使得该类产品的规模增长略显乏力。

平安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团队负责人贾志表示,除估值方法外,浮动净值型货基和传统货基的运作、投研等没有太多差别,成立至今的规模缩水则主要源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导致。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向好,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凸显,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持续处于底部区间,导致多数产品遭遇大额赎回,浮动净值型货基也不例外。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投资者虽然不太可能直接配置权益类基金,但也开始将资金转向收益率更高的产品,例如“固收+”等。

投教工作任务重

当下,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运作已步入正轨,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这类产品的发展仍需多方的努力,包括监管层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机构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等。

在投资者客群拓展方面,2019年4月监管层下发的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内部审核的相关文件中,就强调试点仅面向机构客户发售,且认申购金额需在100万元以上。而根据最新披露的招募说明书,6只浮动净值型货基仍明确“不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且后续投资者单笔申购的最低限额为100万元。

事实上,以存续的传统货基为例,规模较大的产品确实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10只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80%的有9只。换句话说,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规模的长足发展,同样离不开个人投资者的支持。

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货币基金可以带给持有人更好的投资体验,相较之下,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净值波动偏大,且可能出现负值。因此,相关基金公司和第三方渠道做好投教工作,帮助投资者正确理解产品的运作模式,以及认同净值化的趋势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贾志看来,相较于传统货基,浮动净值型货基的净值波动和运作更加透明,在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后,各类资管产品净值化成为大势所趋,浮动净值型货基也有望成为更多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选择。虽然当前市场环境导致产品规模缩水,但若未来出现风向转变,同时监管方面给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则这类产品也将迎来规模的迅速增长。

关键词: 浮动净值型 规模缩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