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目标、4大行动19项具体行动、4个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完成投资4567亿元,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居全国前列。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实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全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建设一批互联网平台,改造一批传统行业,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政府管理智能化和交通市政智能化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电网。
据介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武汉市加快部署5G网络,截至8月13日,累计建成5G站点17633个(其中宏站10704个)。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召开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会,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一期工程建设,标识注册量达4.3亿,已接入4个二级节点,积极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小米、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相继落地,华中数控、科大讯飞等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研发与应用。目前,武汉市企业数量超过100家,核心产业产值超100亿元,带动产业产值超500亿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通过部省联合专家评审。
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武汉全市新增充电桩3.9万个,完成率为既定半年目标的250%,全年计划总量的78%;新建集中充电站54座,完成了年度任务的27%,另有128座充电站已完成项目备案及合同签订;充电桩累计建成8万个,完全具备接入条件桩位16.9万个,集中式充电站757座,建设规模已居全国前十,充电量位列全国前五。在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合肥至武汉、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今年新开工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12号线武昌段、12号线汉口段、12号线汉阳段、19号线等5条线路,续建5号线、11号线东段二期、11号线三期首开段、16号线(汉南线)、6号线二期和11号线三期葛店段等6条线路,建成8号线二期。到2020年底,将开通10条线共357公里、240座地铁站,站点800米半径覆盖人口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