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央行疯狂放水的大背景下,从股市、房市到大宗商品、数字货币在内的资产价格纷纷“冲上云霄”,IPO市场的火热程度也毫不逊色。
由于全球超低利率以及流动性泛滥,渴望收益的投资者转向风险更高的资产,今年上半年全球IPO融资总额达35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28日,亚洲市场上半年的IPO金额为820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记录。
中国企业在亚洲IPO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2月份快手赴港上市,是今年迄今最大规模的IPO;小鹏汽车也已经赴港双重上市,融资18亿美元;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集团也计划上市,拟融资100亿美元,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还有滴滴、网易云音乐、汇通达等中国企业排队IPO。
除中国外,韩国今年IPO同样火爆,融资金额有望创纪录。知名游戏《绝地求生》的开发商Krafton,以及韩国最大的互联网银行Kakao Bank预计今年在韩国上市,共计融资逾70亿美元。
“今年下半年IPO市场仍将继续火爆,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市场流动性可能仍将获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彭博援引摩根大通亚太区股票资本市场主管Francesco Lavatelli表示。
然而,在亚洲IPO市场火热之际,彭博和瑞银都发出了警告。
彭博称,亚洲IPO市场下半年可能会有所降温,因为当前估值已经处于泡沫区间,以及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担忧,都会令投资者更加谨慎。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通胀不断上行,将促使美国和其他主要央行撤出部分财政刺激措施,而刺激措施带来的大量流动性,是过去一年全球股市大涨的基础。
今年年初,科技股引领了亚洲的IPO热潮,但从3月开始,投资者担忧美国会收紧货币政策,这引发了科技股、医疗保健股等成长型股票的抛售潮,还传导到了IPO市场。随着股市波动性增加,发行人被迫降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今年年初,投资者只关注公司的高增长态势,但放眼未来,投资者可能会更趋于保守,很多人认为目前科技股的估值相对较高”,彭博援引瑞银集团亚洲股权资本市场联席主管Selina Cheung表示,“通胀将是影响IPO市场前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