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山筑墙,拦江垒坝。推土机来回运土作业,工人们沿陡峭的崖壁施工——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两河口水电站施工现场。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是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级超级水电工程。作为雅砻江中下游控制性龙头电站,两河口水电站拥有295米高的国内最高土石坝。
“截断汹涌的雅砻江,在峡谷间筑起一座295米高的水电站大坝,建设者们不仅要克服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还要攻克高土石坝、高泄洪流速等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梁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强力支撑。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深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一项项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喜讯频传。
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的背后,离不开金融业的鼎力支持。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投资体量大、涉及领域广,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金融服务,是金融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能源结构绿色蝶变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领域需要全面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多元化发展非化石能源,一批水电、风电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成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砻江天然落差3830米,水能资源丰富。开发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不仅发电等效益巨大,还有巨大的环保价值。梁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仅两江口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就能减少标煤消耗13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30万吨,相当于少建4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过程中,金融业始终是坚定不移的支持力量。农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兼成都分行行长王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农行主动对接、积极支持这项重大工程建设,优化信贷管理和政策,在业务授权、产品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截至2021年3月末,农行对该公司授信总额568亿元,其中项目沿线市州25个贫困县发放贷款近115亿元。
“农行是唯一一家对雅砻江水电公司所有公路、水电站项目提供融资的银行,其中农行牵头银团贷款一个,独家承贷超百亿元项目一个。农行积极对接资金市场,创新产品,为公司直融业务创造了系统、同业多个首笔,累计办理各类债权融资工具超100亿元。为助力打好绿色低碳攻坚战,2021年2月,农行还为该公司发行3亿元碳中和绿色债。”王屹介绍说。
雅砻江水电项目建设多位于条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含氧量低、天气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为保障水电项目顺利建设,农行坚持“工程修到哪里,农行的网点就办到哪里”。在杨房沟、两河口等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农行独家专设6家项目现场营业网点,先后服务项目建设人员超20万人,代发农民工工资超30亿元。
助力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以重点能源项目建设为抓手,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全力优化金融服务,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有力地推动了节能改造、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03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47万亿元和2.29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积极支持海上风电连片规模化开发,已先后支持了大连庄河、江苏大丰、广东阳江、福建兴化湾等一批海上风电和风电产业园项目,累计授信超过480亿元,发放110亿元。
治水兴水惠民生
5月份,江都水利枢纽站郁郁葱葱、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分别从这两地出发,将甘甜的“南水”送向广阔的北方大地。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已累计调水超过400亿立方米,使1.3亿多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为分散融资风险,确保资金落实,2004年,南水北调办结合工程建设特点,确定主体工程建设采取银团贷款模式融资。2005年3月29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银团贷款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国开行为牵头行的银团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提供488亿元贷款支持,其中国开行份额为213亿元。这也是当时我国银行界对单个建设项目提供的金额最大的银团贷款。
如今,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6年多时间,显现出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入新发展阶段,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作用,以客户为中心,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融资融智优势,持续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优质高效的开发性金融服务。”国开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农业发展银行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建设新路径,截至2020年上半年,该行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8530亿元,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等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该行支持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81个项目,投放贷款约500亿元,有力保证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开工实施。
重大水利工程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强化水旱灾害防治、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银行业助力重大水利工程的加快建设,必将释放巨大的综合效益,治水兴水惠民生。
“住有所居”解民忧
上海虹口区的“虹镇老街”,曾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集聚区。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曾经的“虹镇老街”已华丽转身为“瑞虹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定位为“北上海‘新天地’”的高端住宅与商业商务综合体正在崛起。
“光大银行向负责虹镇老街一带旧区改造的两个主体瑞虹新城和上海百丽累计发放贷款38亿元,是支持该区域改造的主力银行之一。”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苗逢光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
助力棚户区改造,金融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用“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词来形容刚刚乔迁新居的王金兰再适合不过了。她原先居住的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闫家屯村是张家口市著名的棚户区,居住条件非常恶劣。
2022冬奥会召开在即,在国开行河北分行的贷款支持下,张家口市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助力张家口的棚改进程从零零星星的建设,进入了总体推进的“快车道”。闫家屯村170户居民也从低矮破旧的棚户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下一步,国开行将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国开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租、售、改、补多种方式一起,我国住房保障网将越织越广、越织越密。(周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