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由广州科学家培育的水产新品种获国家推广
2021-08-13 15:17:55  来源: 广州日报  
1
听新闻

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这意味着老百姓的餐桌上将迎来品种更多、更美味的水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1个水产新品种中,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都是出自广州科学家之手。

禾花鲤“乳源1号”:

高寒地区增收“利器”

禾花鲤在稻田里混养,以稻田禾花为食。它因鱼肉鲜嫩香甜,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鲤“乳源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华平研究员团队联合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事务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联合培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

朱华平告诉记者,2010年他们前往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调研。在地处偏远的乳源,稻田养鱼这种农作方式已有上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当地不同地方的鱼的体型不同。体型较圆的品种,在稻田里成活率较高,且肉质更嫩。当地村民也说,体型圆短的品种更好养。所以我们按照村民的需求开始了选育工作。”朱华平说。

从2012年开始,朱华平团队开始了新品种的研发。经历连续5代选育,他们终于培养出生长快、体型短圆、跳跃能力弱的“乳源1号”。

目前在相同的稻田养殖条件下,“乳源1号”相比普通养殖的禾花鲤,10月龄鱼生长速度平均提高29.3%,适宜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人工可控的稻田水体中养殖。这对于高寒地区种植稻谷的村民而言,“乳源1号”将提供另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

翘嘴鳜“广清1号”:

吃得更少但产量更高

翘嘴鳜“广清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联合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

鳜鱼又叫桂花鱼,刺少肉多。据叶星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鳜鱼养殖只有数万吨,随后养殖规模增速飞快,2010年已经达25万吨。但是鳜鱼养殖出现生长速度下降、抗病力弱等问题。

2012年起,叶星团队开始进行鳜鱼种质资源的评估,对中国多个地方的种群进行了考察,最终从安徽省秋浦河、湖南省洞庭湖区收集的翘嘴鳜野生群体和宇顺公司的翘嘴鳜“华康1号”选育群体中挑选了600尾个体作为基础群体。“我们希望增加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获得更好的育种效果,最终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叶星说。

相同养殖条件下,“广清1号”比翘嘴鳜“华康1号”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6.3%,成活率平均提高12.6%。这意味着养殖户投的饵料少了,但产量更高了。

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长速快可错峰上市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勇教授团队培育了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全雌,意味着“鼎鳜1号”全是雌鱼。张勇告诉记者,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雌性鳜鱼比雄性鳜鱼长得快。如何培养全雌的品种呢?因为鳜鱼的性别决定是XY基因型,即XX是雌性,XY是雄性。要获得单性的品种,就要从遗传基因控制开始,通过生产XX基因型的生理雄鱼,再与正常的XX雌鱼交配,生产出子代都是XX基因型的全雌鳜鱼。

“我们还开发XX生理雄鱼精子冷冻保存技术,方便携带到其他地方培育,也可以突破时间限制,进行反季节培育,这样就解决了规模化推广的问题。”张勇表示。

“鼎鳜1号”的突出特点就是长得快,目前在5个月内的养殖期,该品种比普通翘嘴鳜长速快20%。根据该鱼长速快的特点,再通过控温早繁技术,3月就可出苗,再养120天,7月份就能达到上市规格。“七、八月份是市场最缺鳜鱼的时候,我们的‘鼎鳜1号’能在价格最好的时候上市,这就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张勇说道。

关键词: 广州造 水产新品 国家推广 稻田禾花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