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上市险企前五月累计保费收入仅同比微增0.69%
截至目前,A股五大上市险企今年前5月保费数据已全部发布。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负债端的压力仍然较大,五大上市险企前5月共取得保费收入约1.3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69%,基本处在原地踏步状态。受保费低增速拖累,今年上市险企股价持续走低。多家券商机构认为,虽然目前行业短期业绩承压,
前5月险企保费普遍下滑
今年前5个月,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取得保费收入3864亿元、1887.8亿元、82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5.16%、4.46%;中国人保取得保费收入2817.6亿元,同比微增0.37%;中国平安取得保费收入3610.8亿元,同比下降5.56%。
“行情不好”,已经成为险企当前面临的客观难题。今年一季度,国内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为17995.17亿元,尽管表面看来同比增长了7.8%,但在今年3月行业出现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保费负增长,单月行业保费收入为4765.29亿元,同比下跌了3.3%。
不仅如此,下滑的趋势还在进一步被拉大。从5月份保费收入来看,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单月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8%、-14%,中国人寿单月保费收入也仅同比增长3%。
“今年3月以来,保险业负债端数据进一步走弱,人身险单月保费收入负增长幅度持续扩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前期“开门红”促销和重疾险“炒停售”提前消耗了一定的保险需求,加上车险综合改革下车保费用的下滑以及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几乎成为了近十年来保险公司最煎熬的半年。
看好保险股长期走势
受保费低增速拖累,今年上市险企股价持续走低,保险板块整体呈现下跌态势。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年内保险指数跌幅达6.98%。从个股来看,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的股价年内跌幅分别达24.33%、20.16%、19.20%、12.11%、9.89%。
此外,主要股东的减持套现,进一步加剧了保险股的下跌。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都收到了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信息。
基于对保费端与投资端的双重担忧,近期,机构对保险股的持股态度进一步分化。有机构大幅减持保险股,卜蜂集团累计减持中国平安H股1.8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1%,合计金额约为166亿港元;瑞士再保险清仓了其持有的新华保险7785.78万股。但也有机构逢低加仓,5月27日,贝莱德以每股平均价84.6港元增持中国平安H股2121.15万股,增持后,中国平安H股继续下跌,目前股价为77.45港元。
多位分析人士强调,短期来看,保险股仍在“寻底”,投资者需谨慎;但若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看好保险股长期走势。“疫情对于人们购买保险防范风险也将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随着后续经济走强,居民财富增加,国内保险行业在庞大人口需求支撑下,不论是基于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层面出发,整个行业仍然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处在发展红利阶段。”广发证券研报指出,长期来看,保险行业仍有较大的空间。
保险股仍不见“拐点”,还在“寻底”,但长期看好保险业增长前景。(刘威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