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下称《技术条件》)的意见,在《技术条件》中,除了对普通电动乘用车的技术规范外,一直处在“灰色地带”的低速电动车也被纳入纯电动乘用车范围。
这也意味着,被诟病已久的“老头乐”有了全新的标签。当对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正式提上日程,产品指标和市场也将进一步规范;当微型电动车和“老头乐”同台竞技,行业洗牌也必定会提速。
低速电动车保有量大,安全事故频发
“老头乐”又称低速电动车,据相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规模生产资质以上的“老头乐”相关企业数量大概在一百辆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福建等省份,而且产能已经超过了200万辆。截至2020年国内低速电动车的保有量达 1000 万台以上,品牌接近 300 个。
对比来看,“老头乐”速度、续航等性能远比不上电动车。作为短途代步的一种工具,“老头乐”十分实用,再加上价格层面的优势,“老头乐”的主要购买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市场在低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市场,且较为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老头乐”虽然出现时间早于新能源汽车,但在监管方面却较为匮乏,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多年以来,“老头乐”的质量、技术以及上路规范都没有明确的法规限制。保有量多,又不用上牌,凭借着“袖珍”的比例,“老头乐”成为乱停乱放的重灾区,严重阻碍交通。
此外,野蛮生长下,由“老头乐”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的,因为四轮低速电动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高达83万起,直接导致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
此次意见稿中,对“老头乐”相应技术指标也进行了更为明确系统的要求,增加了针对“老头乐”在外廓尺寸、整车整备质量、碰撞后安全、制动性能、稳定性、车辆动力性能、动力蓄电池等方面的指标要求。监管之下,届时这种车型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头乐”的泛滥及其带来的问题。
“老头乐”转正,加速行业洗牌
对于“老头乐”将正式进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把低速电动车纳入规范化管理,事实上给予了规范的企业一个上升的通道,同时淘汰不规范的企业,不过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微型车企业面临尴尬的局面——要在高成本与求生存之间进行选择。
对于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具体技术指标,《技术条件》中明确指出,长度不大于 3500mm,宽度不大于 1500mm,高度不大于 1700mm。而且车辆应配备符合规定的防抱制动系统(ABS),整车整备质量不应超过 750kg,车辆的蓄电池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应低于 70Wh/kg,续驶里程不小于 100km。
这些标准与原本微型车存有大部分的契合之处,这也意味着,原本微型车汽车厂商在对自己产品稍加修正的情况下,将大举进入“老头乐”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老头乐”市场之后基本会是五菱、长安、奇瑞、江淮这些正规军的天下。
而对于目前的“老头乐”产品,指标要求下基本全军覆没,面临着转型的挑战,而业内普遍认为转型模板之一便是近期打得火热的五菱宏光MINI EV。
在市场端层面,MINI EV连续数月都排在了新能源销量榜榜首,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而在实际体验和价格层面,五菱宏光MINI EV除了完美符合城市居民需求,还在适当的价位给出了超预期的配置。业内人士直言:五菱宏光MINI的方向,或许是之后“老头乐”一条不错的出路。(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