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价实现零食自由 购买临期食品时擦亮眼睛莫“掉坑”
2021-08-12 11:10:12  来源: 信息时报  
1
听新闻

原价60元的进口脱脂奶粉只卖36元,16元的巧克力现价为9元,78元的黑蜜糖仅售18元……价格减半,快乐翻倍。近来,临期食品在年轻人群体中“火”了。记者日前走访发现,不仅各大超市设有临期食品专柜,市内甚至开了多家专营临期食品的店铺,让消费者以两折至六折的价格就能实现“零食自由”。

便宜!超低价实现零食自由

8月8日,扫货猫在广州的第10家分店正式进驻时尚天河商业广场。被网友称为“零食届奥特莱斯”的扫货猫,自去年12月在宝岗大道广百新一城开第一家分店后,以平均每月新增一家分店的速度占领广州临期食品的消费市场。据悉,扫货猫的门店通常设于商场负一层或地铁口,目前海珠有4家分店,越秀和白云各有2家,其余分布在芳村和天河。

“全场1折起”是扫货猫打出的吸引消费者最有力的口号。广百新一城的扫货猫,零食货架标签上写着“买一送一”“2件8折”等字样,优惠十分给力。即便是工作日,在店内扫货的市民也不在少数。记者留意到,每款商品的标签都标明了有效期,越是临近过期的商品,折扣越大。比如680g的新疆葡萄干,原价是59.9元,由于保质期至8月24日,折后价格仅需17.9元,相当于3折优惠。

位于花城汇的大汇仓今年4月才开业,目前在江南西、下渡路、市桥等地都有分店。和扫货猫一样,这是一家主营临期食品的特卖超市,商品种类更为丰富。店铺内外张贴的“省钱就这么简单”“真便宜,无底线”等标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潮流?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岁~35岁占比47.8%。去年,做二手交易的转转上线了临期零食业务,在该平台上购买临期零食的,六成以上是“95后”“00后”年轻人。

年轻人成临期食品购买主力不仅体现在线上,记者在扫货猫看到,在店内购物的多以20岁出头的年轻人或是年轻家长为主,还有部分前来扫货的学生。市民郑女士是扫货猫的老顾客,当记者问及她为何喜欢购买临期食品时,她表示:“这里的商品种类多,有些还是网红零食或进口食品,而且都还没过期,吃起来不会觉得不放心。最主要是价格便宜,每次少买一些,几天就吃完了。”

受社交平台影响,购买临期食品似乎也成了年轻人的潮流省钱方式之一。现在仍为实习生的小梁,特意来到大汇仓探店打卡,她说:“我是从小红书、抖音知道这家店的。这些商品的价格比正价便宜不少,不止是食品,还有一些临期日用品,开封后还能用上一段时间。”

监管!临期食品管理有办法

临期食品如何计算临界期?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部分省市印发了对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2016年,广州公布《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其中第八条提到,食品临近保质期可以由食品经营者自行设定,也可以与食品供应商协商确定。

一名从事临期进口零食行业的工作者表示“大部分临期和非临期食品在口感、味道上基本没有区别,但还是建议大家购买剩余3个月及以上保质期的食品。”记者走访广州各大超市,发现店内设有临期货品专柜,且对这类食品的管理更严格。“保质期为12个月的食品,正常情况下会提前3个月就放在临期货架上。有些食品的外包装有瑕疵但不影响食用,这类食品也会放到临期货架上降价售卖。”盒马鲜生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天都会检查和更换货架上的产品。

理性!擦亮眼睛莫“掉坑”

在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中,有成员表示,有些电商平台销售的临期食品保质期剩余天数少,价格却不便宜,甚至跟旗舰店的正价一样,建议大家购买前货比三家。

记者在实体店内也发现了类似的猫腻,比如一款意大利风味的豆果子,保质期不到半年,售价为12.8元,差不多相当于4折优惠。然而该产品的折后价格与其他大型超市内正价销售的价格不相上下,甚至还高于优惠促销时的价格。

为提醒市民理性消费,部分商家还设立了“温馨提示牌”。例如在番禺万达华润万家超市的临期食品折扣区,提示牌上特意叮嘱顾客选购时仔细检查,建议不要大量购买、积压食品,以免为“省钱”而变成“花更多的钱”。(记者 韩春华 实习记者 林枳彤)

关于临近保质期,广州这样规定

《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第八条:

1.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30天;

2.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

3.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0天;

4.保质期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

5.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

6.保质期不足2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关键词: 零食自由 临期食品 理性消费 大型超市

责编: